电信学院 | 跨越1464公里,用7天的时间做1件一生难忘的事情

发布时间:2024-09-26文章来源:团委浏览:10

 

“老师,你们明天还会再来吗?”这是丰收村的小朋友们每天都会对来自天津工业大学的哥哥姐姐们问的问题。2024年7月5日,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XIN青年“见微知著”实践团从天津出发,跨越1464公里来到了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丰收村开始为期7天的暑期社会实践。


7月6日,作为首个来到丰收村的大学生实践团,XIN青年“见微知著”实践团的一行15人受到了丰收村村委会的热情接待。虽然方言不通,每句话都需要当地的联络人进行翻译,但是村民们淳朴的笑容和趴在窗户上“偷感”满满的孩子们让队员们对接下来的实践活动充满了期待。

6日下午,经过简单的筹备后,“童XIN小课堂”正式开课,队员们依托丰收村村委会提供的“教室”,开展普通话推广、非遗手工制作、心理辅导、文艺汇演与文化下乡等活动。来参加小课堂的孩子大多是农村的留守儿童,孩子们看着周围陌生的环境以及素不相识的我们,难免有些拘谨和害羞。

画画、唱歌、做游戏、创作漆扇……慢慢地,孩子们在实践团的带领下,融入了游戏中,尽情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起课本上的文言文和乘法交换律,缤纷的色彩和活泼的旋律明显更能吸引儿童。每次提到“美术”“音乐”与“舞蹈”这些字眼,孩子们眼里都有小火苗在闪闪跳动。在这些与色彩、音符、阳光相伴的时刻里,挣脱了课本的束缚,他们呈现出更加放松,更加贴近本真的模样,在艺术中尽情寻找乐趣。

“老师,你叫什么名字呀?”“老师,你来自哪里?”“老师,我可以喊你‘大个哥哥’吗?”随着课堂的深入开展,孩子们和实践团成员逐渐熟络了起来。10日下午,实践团成员带领孩子们来到了丰收村的文化广场,开展“如‘漆’而至,不见不‘扇’”漆扇制作主题课程。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眼神中充满好奇与期待。队员们给孩子们每人分发一把扇子,在耐心地帮助下,孩子们兴奋地调配颜料稀释,让色彩在水面上奇妙地漂浮。他们小心翼翼地将扇子浸入漆水,再迅速拿出,专注的神情令人动容。待漆干,一把把独一无二的漆扇在他们手中诞生,现场充满欢声笑语和满满的成就感。

“虽然只在这里待一周,却无比珍惜与小朋友相处的每个瞬间,他们会围着你喊‘大个哥哥’、‘风火轮姐姐’……会把自己不舍得吃的零食给我们,会积极回答问题,甚至会照顾我们的情绪。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们永远保持善良和真诚。与其说,我们来帮助他们,不如说我们是双向奔赴,这些可爱的孩子让我们感受到了最纯粹的爱。”“童XIN小课堂”负责人的时雨婷同学说道。

再漫长的欢聚也总有尽头。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指导教师薛高建老师动员队员们为乡亲们“做一件实事”:结合自己的专业或者特长,尽力为乡亲们留下点什么。在得知当地村民很少有个人照和全家福时,薛老师带领同学们深入村民家中为他们拍摄形象照,当队员们把镜头对准了田野、山川、收获的果实和百姓的笑脸……所有的影像都变得朴实无华、温情满满。

“你明年一定还要来哦!”“老师,我可以抱抱你吗?”“老师,你要记得给我打电话哦!”望着孩子天真烂漫的笑脸,队员们鼻子却酸了……“我们以后可能就见不到了,我们都不敢回头,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7天中与孩子们相处的点点滴滴,瞬间浮现脑海。临别时分,孩子们难掩不舍,这神情大概是队员们支教篇章中最美的注脚了……这份跨越1464公里双向奔赴的温暖,将成为丰收村的孩子们和实践团的队员们一生难忘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