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风采展示丨“自找苦吃担使命, ‘植’此青绿当先锋”青年宣讲团

发布时间:2025-01-05文章来源:团委浏览:30

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学校团委重点培育、打造了175支实践团队,近2000名师生参加其中。各实践团队足迹跨越全国20余个省市,累计活动时长2.1万小时,累计推送高质量新闻报道、网文200余篇,活动影响力覆盖到全校学生。

学校分别有4支团队被推荐为天津市重点实践团队和全国重点实践团队。在市级评优中,学校荣获“先进单位”,分别有13支实践团队和13名个人荣获“优秀团队”和“先进个人”。为深入总结交流经验、选树典型宣传、激励广泛参与、发挥育人实效,接下来,“天津工业大学团委”公众号将适时推送“‘三下乡’风采展示”内容,带大家走进他们的社会实践故事,领略他们的实践风采。

本期推送将向大家介绍来自学生处的“自找苦吃担使命,‘植’此青绿当先锋”青年宣讲团。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动员广大青年学子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学校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学员们在暑期组成自找苦吃担使命,此青绿当先锋实践团,前往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开展党史学习、理论宣讲、生态文明等研学实践活动,将青春融入祖国的山河,用实际行动向祖国母亲75岁华诞献礼

在海拔1600多米的阿拉善盟,在人迹罕至的腾格里沙漠,在课本里出现的贺兰山……一群身穿小紫实践团成员们,走进沙漠腹地、走向大山深处,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水土资源保护、乡村振兴等绿色发展方面开展绿色科考、生态宣讲和种树植心行动,探寻新发展理念下中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一到春天,阿拉善总是会受到更多关注。乌兰布和、巴丹吉林、腾格里三大沙漠贯穿全境,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适宜人类生产生活的面积仅占6%。从1980年建盟到现在,人和沙已经历了漫长时间的对峙。天津工业大学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1988级校友吴向伟先生正在向实践团成员分享自己在阿拉善防沙治沙和生态环保事业的事迹,讲台下的实践团成员们听得津津有味。从渤海之滨到边疆大漠,实践团师生饱含求知、探索、增长阅历之心,跋山涉水数千公里,在腾格里沙漠,他们在阿拉善种树植心生态文明实践教育中心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花棒和梭梭栽植的学习,并进行沙漠物种多样性调研和地形地貌勘测。

老师,在戈壁上种树和沙漠里种树的差别大不大?”“老师您好,我想问问在沙漠中种植树苗后,又如何进行浇水养殖呢?实践团成员们积极地向有经验的种树前辈们学习沙漠种植知识,大家分工明确,挖坑、固沙、栽树、浇水,每一环节都充满干劲,争取用自己的辛勤汗水为沙漠贡献一点绿色,现实版摩尔庄园正在腾格里沙漠上演。

在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践团成员认真倾听了阿拉善盟绿化由小变大的艰苦历程,了解到林业英雄们的先进事迹,在全国英雄林的石碑下更加深刻体会到林业种植的不易;在腾格里沙漠,实践团成员学习到了三北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不懈防沙治沙,势把荒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奋斗故事,深刻感悟到一代又一代造林治沙英雄们无私奉献、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三北精神



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组建宣讲队伍,返回家乡深入基层社区、中小学进行宣讲,充分发挥宣讲轻骑兵作用,用青年人的话语体系让宣讲听得懂”“接地气,以青年声音在基层上好一堂生态文明思政课,聚青春力量为时代谱写担当奋斗进行曲

通过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实践团不仅见证了阿拉善一棵树一片林的故事,更深刻体会到青年人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懈追求与责任担当。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继续关注学科专业知识同生态文明建设的紧密联系,将小我融入大我,以创新精神探索科技发展前沿,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