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风采展示丨“材”遇非遗 古韵“今”拾志愿团

发布时间:2025-01-21文章来源:团委浏览:11

本期推送将向大家介绍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材”遇非遗 古韵“今”拾志愿团。为挖掘、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激发非遗文化生命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遇非遗 古韵“今”拾志愿团遴选15位优秀本硕同学,围绕津冀两地,开展以“非遗研学+红色主题活动+乡村振兴调研+非遗座谈宣讲+打造七彩假期”为主题的社会实践。



探寻新时代非遗,拓宽传统文化发展新路径

718日至20日,实践团跨越300多公里,奔赴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通过非遗研学、红色主题活动、产业调研等,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的融合之道,助力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发展。

赓续红色基因,用革命文化涵养精神气质

实践团来到狼牙山五壮士班长马宝玉故乡——下元皂村,漫步红色文化长廊,参观马宝玉纪念馆,走进马宝玉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追溯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

参观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团来到蔚县特产加工合作社和蔬菜专业种植基地,了解蔚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情况,以及蔬菜种植、销售、经济收入等情况,亲身体验番茄采摘农事活动,体悟农人扎根土地工匠精神

领悟新质生产力,探寻“非遗+专业”融合

实践团走进河北瑞煜鑫泽科技有限公司,参观展厅、实验室和生产线,了解技术创新以及市场应用。815日,实践团与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高展书记一行开展座谈,双方围绕“非遗”,就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遇到的问题和创新举措开展座谈,交流如何将传统非遗与材料专业相结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更好焕发生机。

文化润童心,打造“非遗+七彩假期”系列课堂

实践团依托天津市3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针对辖区孩童,打造“非遗+七彩假期”暑期课堂,课堂“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为主题,“红橙黄绿蓝靛紫”为主线,涉及“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



实践团结合新工科优势,积极探索“非遗文化+材料”的创新发展道路,助力乡村振兴,引领广大青年学子思考“传承”和“创新”的关系。今后,实践团将继续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坚定守护者、热情宣传者、忠实传承者,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注入青春活力。